李斯怎么死法 李斯最后是怎么死的
1、李斯受五刑,被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2、李斯,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3、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灭各诸侯国,完成统一大业。
4、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后,作为廷尉奉命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等议定皇帝之号。后任丞相,多次随始皇帝巡行。反对淳于越分封子弟之议,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又以小篆为标准,整理文字,作《仓颉篇》以为范文。
5、始皇帝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劝二世更为法律,行督责之术,加强君权。后被赵高诬为谋反,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李斯为什么要造反?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两个字:权力!
其实,一听到赵高和胡亥说出他们想法的时候,李斯是严词拒绝的,他可不想背叛秦始皇。但是赵高这个人不简单,知道李斯最在意的就是权势地位,于是便以此分析厉害,让他知道胡亥和扶苏执政会对他的地位有着怎样不同的影响。
以李斯的政见来看,若是扶苏继位,自然没他的好日子过,地位势必也将受到影响。李斯最终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之下,决定与赵高狼狈为奸一回,改立遗诏。在李斯看来,他这样足以保住自己显赫的地位,而且以胡亥的能力,他甚至可以把控整个秦国的实权。
他没想到胡亥竟然会如此废柴,完全受赵高的把控,一点主见没有。但是李斯这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胡亥已经登上皇位,而扶苏早已被杀害。最后,在赵高的设计陷害下,李斯被斩首示众。临刑前,他对着儿子说了一句感慨的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此时的李斯才幡然醒悟,他不再想着权势地位,不再想着功名利禄。而是只想和儿子回到上蔡老家,牵着小黄狗上山追追兔子,享受着平淡普通的生活。直达人生的最后一刻他才明白生命真谛,正如朴树歌词中写道的:“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李斯观鼠文言文
1. 李斯的仓鼠哲学的原文是
李斯的仓鼠哲学出自《李斯列传》,原文是: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白话译文为:
李斯,楚国上蔡人,年少的时候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小吏住的地方厕所里的老鼠肮脏不堪吃不洁之物,每当有人或狗走近的时候,鼠总是受惊害怕。
之后他去了粮仓,在粮仓又看见一只老鼠,粮仓的老鼠肥胖光鲜吃的是粮食,见人也不怕,大摇大摆,悠哉闲适。
顿时李斯感慨道:一个人有才能或没才能好像老鼠一样啊,就在于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罢了。
扩展资料
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2. 谏逐客书,李斯,古文,谢谢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3. 古文仓鼠翻译
姚安在担任南新仓的监督时,一仓房的后墙壁无缘无故的倒塌了,命令人挖掘,挖出死老鼠将近一石(dan,古代计量单位,等于十斗),其中较大的几乎和猫一样大小。
(墙壁倒塌)原来老鼠在墙壁下挖穴,繁殖的越来越多,它们的洞穴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墙壁下全空了,经受不住墙壁的压力,才使得墙壁倒掉。与姚安公一起做事的福海说:(老鼠)破坏别人的屋子来扩大自己的住宅,竟忘记了自己的住宅也是托别人的屋才建立起来的吗?李林甫、杨国忠(祸国殃民的唐代奸臣)之辈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对于老鼠又有什么好责怪的?。
4. 求关于李斯“老鼠哲学”的正确理解及论断
李斯以为: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长久处于卑贱的地位,贫穷的境地,反而讥讽富贵,厌恶禄利,以自托于无为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不过是无能而已,绝非士人应有的情怀。赵高说动了胡亥以后,马上开始第二步行动。
他清楚地知道,夺权计划的成功,必须取得丞相李斯的支持。如何说动李斯,赵高是久思深虑过的。
丞相李斯,是老资格的政治家和官僚,在当时的秦王朝政治中,是仅次于秦始皇的权势人物。李斯的历史,与秦帝国的历史始终相随。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李斯刚开始算是成功的,他生在乱世,出身一般,后来能位极人臣,确实不简单,他务实的一面,在他的仕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这话足以说明李斯是如何激励自己的,他像一个朝圣者一样将他自己悟出来的理念,铭记在心,并且一步步地向着他所向往的地方去了。
他从小吏到被任命为郎,从郎到长史,到后来的廷尉,直到最后的丞相,走得可谓平步青云。但是由于他自己走得太快,以至于收不住脚步,终为赵高所害,被诛于咸阳。
《史记》中关于他父子抱头痛哭那一节,读来尤其令人神伤。在父子俩临刑的时候,李斯对儿子说:“此时要想和你牵黄犬出东门也不可能了。”
父子相抱痛哭,其情感伤,以至于斯!作为秦相,就不能一味信老鼠哲学,搞得自己鼠目寸光了。何以言之,让我们看看李斯做了些什么短视的事情吧。
一是杀害他的同窗韩非。说起韩非,秦王是比较佩服的。
对《孤愤))和《五蠹》这样的文章,秦始皇的评价很高,说“太好了,如果我能见到此人,跟他交往,那真是死而无憾”。于是后来韩非到了秦国,关于灭六国的想法也可以说是韩非提的醒。
只可惜韩非锋芒太露,我们没有见到他叱咤风云,就已经被老同学李斯进谗言害死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以韩非之才,加上李斯的务实,相信倘若李斯有蔺相如一般的包容心和大局观,秦朝就不至于毁在宦官赵高手里,而应该迅速强大,一统六国,历史也当重新改写。
二是建议焚书坑儒。传统上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讲仁义道德,但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焚书坑儒”恰恰就是由李斯首先提出的,他写了有名的《焚书议》,为秦始皇所接纳,于是全国范围内焚书活动大规模开展,把除Ⅸ秦记》以外的书籍全部烧掉,造成了汉朝早期的文化荒芜。
更为残忍的是,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就因为李斯的馊主意,在秦始皇的一道命令下,全部被活埋在咸阳。这不能不说是李斯一生最缺乏远见的行为。
后来,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斯居然伙同赵高逼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结果好景不长,赵高作乱,几乎将赢氏一家杀尽,李斯一家亦连坐而死。
因聪明位极人臣,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为何?只是境界不高而已。李斯为官只讲实惠,他信奉的政治经济学境界太低了。
世人常嘲笑五代的冯道,说他不知廉耻,为了荣华不断易主。也有人说他“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
不管怎么说,生逢乱世能活到这样,那是相当厉害了。观其一生,冯道要是跟李斯一样,只是讲老鼠哲学,怕是很难玩转五代十国的政治。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们看李斯的历史,意义就在于他用其一生给我们上了一课:老鼠哲学,害人不浅。
斯人已去,后人鉴之。≮几点评价≯:老鼠哲学注定天生狭隘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的人能历尽艰难终成就一番事业,而有的人半途而废;有的人喜欢 *** 的攀岩,而有的人喜欢安全的慢跑;有的人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有的人追求平实的婚姻;有的人选择浪漫,而有的人选择稳定。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机遇和才华,一直在左右我们命运的,是我们的性格。开放的性格能让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积极面对,不懈地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不良的性格往往会在关键时刻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进而造成悲剧性的结局。李斯作为秦朝丞相曾经大红大紫、权倾一时,但最终他被腰斩于成阳街头,全家老少都被杀害。
李斯的一生是秦朝政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自身个性特征的体现和结果。李斯的悲剧结局,固然与当时的局势有关,但与他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他的老鼠哲学,注定了他性格上的缺陷、狭隘。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可以除掉他的同学韩非,甚至不惜帮助赵高篡位,最终掉入了赵高的陷阱,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
一个人的性格如同生命中的航标,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决定了你的人生。开放自己的性格,让成功的航行一帆风顺,你将拥有无比幸福的人生。
≮人生感悟≯:有钱人说话比没钱人说话有力量。这叫尊重资本:实力和势力大的家庭比人丁单薄的家庭做事霸道,这叫慑于武力。
李斯少年时从学荀子,当时很穷。有一天上厕所,当时的厕所就是两脚一叉的蹲坑。
坑很深,大便落坑,时间长,声音大,偷粪吃的老鼠会惊吓逃散。李斯看到这群老鼠个个惊慌失措、又小又瘦,呈现出可怜兮兮的样子。
后来他来到米仓,看到那里偷米的老鼠,又肥又大,看见人来。不但不逃避,反而瞪眼一副很神气的样子。
李斯觉得很奇。
5. 关于李斯的成语
李斯溷鼠,出自中国的古文,喻指人热衷名利。
《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6. 李斯的老鼠哲学
【老鼠哲学】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
这是《史记?李斯列传里》的头一段,意思是:李斯少年时,家境贫寒,但李斯很小便聪慧过人,好学不倦。成人后,因办事干练,被人举荐为看管粮仓的小吏。有一次,他看到吏舍厕所中的老鼠,吃的是肮脏的粪便,又经常受到人和狗的侵扰。李斯来到粮仓,却看到这里的老鼠吃的是堆积如山的谷粟,住着宽大的房舍,而且没有任何人来打扰,于是,心中顿然明白,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无出息就像这老鼠,在于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一个优越的环境。
开宗明义,指出了李斯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的意思是说:人的贤与不贤,决定于他所处的地方。譬如老鼠,在厕所里吃屎的,惊恐不安;而在大仓里吃粮食的,却不受打扰,安逸自在。这就是李斯著名的“老鼠哲学”,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复习,研读,也因此出了不少深谙此道的人才。
7. 古文仓鼠翻译
解释:姚安公在南新仓时,一粮囤(廒)的后墙壁无缘无故的倒塌了,令人挖掘,挖出死老鼠将近一石(dan,古代计量单位,等于十斗),其中较大的几乎和猫一样大小。
(墙壁倒塌)只因有老鼠在墙壁下挖穴,繁殖的越来越多,它们的洞穴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墙壁下全空了,经受不住墙壁的压力,才使得墙壁倒掉。姚安公的同事福海说:(老鼠)破坏别人的屋子来扩大自己的住宅,竟忘记了自己的住宅也是托别人的屋才建立起来的吗?李林甫、杨国忠(祸国殃民的唐代奸臣)之辈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与鼠辈何其相似!!仓库墙壁坍塌的原因:盖鼠穴壁下,滋生日众,其穴亦日廓,廓至壁下全空,力不任而覆压也。
李斯做过哪些坏事,比如屠杀文人豪杰之类的,谢谢
妒杀韩非
李斯害怕秦王重用韩非,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秦王轻信李斯,把韩非打入大牢。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焚书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淳于越是以儒家的立场来看待秦朝的政治,同秦始皇的思想和行动是格格不入的,使得秦始皇大为不满,把淳于越交给丞相李斯处理。李斯不赞同淳于越的看法,他向秦始皇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李斯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五帝三代的治国办法也不同。三代时期的做法,也并不值得效法。那时候诸侯并列,互相争夺,天下统一,情况完全不同,不必效法古代。以古非今,搅乱民心。对于造谣惑众,不利于统一天下的言行必须禁止,否则将会影响政局的稳定,有损于皇帝的权威。最后,他又把这一切都归罪为读书的缘故,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
满意请采纳,谢谢
谁有关于秦朝李斯的资料
李斯,公元前284年生,公元前208逝世,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秦代书家。字通古。从荀卿学帝王术,西仕于秦,为客卿。始皇定天下,斯为丞相。定郡县之制,下禁书令,变仓颉籀为小篆,后世称为“小篆之祖”。李斯篆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书断》卷上《小篆》)。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小篆开自李斯,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三代以来风气至此一变。盖李斯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李斯佐秦灭六国,后为赵高构陷,腰斩咸阳。著有《仓颉》七篇,已佚。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等。《泰山刻石》,又称《封泰山碑》,秦小篆碑刻,传李斯书,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所刻。内容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此刻石为四面环刻,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南向二世诏文7行,满行12字。传宋拓本为223字,后不知何时被毁坏。元拓本存50余字,明末残存29字。清乾隆五年(1740)毁于祠火。嘉庆二十年(1815)复为蒋因培访得残石2块,仅存10字,1901年罗正均作亭护之,时已仅存9字。残石今存山东泰安岱庙东庑。现传世的拓本以明安国藏北宋拓本为最,存165字,现在日本,其余大多是29字本。《泰山刻石》为典型秦小篆,在书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遗绪,下开汉篆之先河,是中国古文字的最后阶段。观其书法,用笔似锥画沙,劲如屈铁,体态狭长,结构上紧下松,平稳端严,疏密匀停,雍容渊雅,有庙堂之概。唐张怀瓘则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并非过誉。《泰山刻石》的篆书,世称“玉筯篆”,对后世影响深远,历来习小篆者无不奉为圭臬。李斯泰山刻石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它是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真迹。据<<史记.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称帝后曾五次出巡,先后留下泰山、峄山、琅琊、芝罘、碣石、会稽六处七篇刻石,皆为李斯所书。泰山刻石堪称是李斯小篆唯一的传世真迹了。李斯泰山刻石还是中国碑刻制度演变的重要见证。李斯泰山刻石矗立于泰山之巅碧霞祠西侧。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屡遭劫难,极富传奇色彩。汉代至隋唐罕有人提起,至宋代开始引起注意。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兖州太守献出40字拓本。欧阳修好友江邻几任奉符县令时,亲临岱顶寻访此碑,尚存数十字。此后学者刘支专程登岱考察,制成拓本,撰为<<秦篆谱>>一书。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都有著录。明代嘉靖年间刻石被毁,仅存二世诏书29字,移置碧霞祠东庑。现流传29字拓本即出于此。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毁于火,此石遂失。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岱顶整修时被发现,仅余残石两块,存10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矣臣”,嵌于大观峰前东岳庙墙外侧之“读碑亭”内。道光十二年(1832年)读碑亭倒塌,泰安县令徐宗干“索残石于瓦砾中”,移至山下岱庙中保存。光绪十六年(1890年)残石被盗,县令毛蜀云大索十日,得石于泰城北关桥下,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泰安知县俞庆澜在岱庙环咏亭附近专门建亭置放。今存于岱庙东御座,周围以玻璃镶嵌,使游客能一睹李斯小篆风采。李斯泰山刻石对泰山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http://www.21shrc.com/lidai/disp.asp?id=12
李斯。上蔡人。与韩非。俱事荀卿。而才不及非。斯入秦为客卿。及韩非使秦。秦王与语。大悦。李斯惧其宠。谮之下狱。非欲自陈。不得见。竟死。秦并天下。斯为丞相。始皇三十四年。斯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始皇不三年死。二世乃使赵高案治李斯谋反状。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然自负有功。实无反心。从狱中上书。赵高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遂具斯五刑。论腰斩。斯谓其子曰。吾欲与汝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父子相哭。夷三族。(李斯列传)
李斯是战国时上蔡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北),个性残虐忌刻,原和韩国公子韩非,同学于荀卿门下,但才学不及韩非。李斯当秦国客卿时,适值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和韩非谈论政事,对其才能大为赞赏,李斯惟恐韩非得秦王宠用,心怀忌妒,便捏造罪状,陷害韩非入狱,韩非想要申辩,但被李斯制止,不得见秦王,李斯又派人暗中送毒药使韩非自杀,结果竟然死在狱中。
秦国并吞天下,任用李斯为丞相,到秦始皇三十四年时,李斯奏请秦王说:“天下藏有诗书百家语录的,一概下令烧毁除去,令下三十日,若不烧除,罚刺面涂墨,终身作伺守寇虏,建筑长城的苦役。若相对谈论诗书的,斩首于市,引古非今的,诛杀亲族,官吏见知不举发的与之同罪。”始皇许可他的建议,于是收缴诗书百家之语,以愚弄百姓,使天下不能有考古鉴今的典籍可凭。时过三年,始皇去逝,李斯和宦官赵高伪造始皇遗诏,杀始皇长子,立次子胡亥即位,是为二世,这时赵高忌恨李斯权势,诬告李斯谋反罪状,秦二世命赵高案治,李斯受笞打捶击千余次,不胜痛苦,只得诬服,但自负对朝廷有功,确实无谋反之心,从狱中上书自陈前功,请二世明察赦免,赵高将书弃置不奏并说:“囚犯那能上书。”于是判处李斯五刑罪,受腰斩于咸阳市。李斯临死,对其子说:“我想同你再像往日一样,牵着黄狗走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已不可得了。”父子相抱痛哭,并诛灭三族。
http://www.jingtu.org/yg/lsgytjyy/lsgytjyy034.ht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kn.cn/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