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633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20分58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10月21日 12点36分53秒。
“亚父”范增是怎么死的?解读谋士范增之死
范增,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平时在家,好出奇计。陈胜大泽乡起义时,他年届七十。是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公元前206年,范增劝说项羽消除刘邦等视力,未被项羽收纳,公元前204年,范增去世。唉,好好的一个谋士怎么说死就死了呢?范增是怎么死的?范增为何会死?一起来看看吧。
亚父范增是怎么死的?
汉三年十二月,刘邦在荥阳和敖仓之间运粮食的甬道,经常被楚军侵夺,导致汉军得不到粮食补给,人心不稳。为了摆脱困局,刘邦问经常能出奇谋诡计的陈平是否有什么好办法,让项羽消停消停。陈平说,项羽所倚靠的人不过是项王骨鲠之臣范增、钟离昧、龙且和周殷等人。而项羽为人喜欢猜忌人,如果刘邦让他陈平使用反间计,就能很轻松地打败项羽。刘邦给陈平重金,让他拿去离间项羽和部属的关系,他首先把钟离昧和项羽的关系给离间了。按照史书的记载,项羽还真很上道儿,竟然开始不信任钟离昧了。 公元前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打算同意,范增说:此时很容易就能击败汉军,如果现在把他们放走而去征服,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刘邦的谋臣陈平抓住了项羽多疑、自大的特点,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同范增的君臣关系。项羽的使者来了,刘邦叫人准备丰盛筵席,捧着佳肴正要进献,细看使者,故意假装惊讶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便更换佳肴,改以粗食供项羽的使者吃。使者回来报告项羽,项羽就怀疑范增与汉有私情,渐渐夺去范增权柄。 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项羽允许范增辞归。范增启程,未到彭城,背上生毒疮发作而死。 范增之死说到底是受了项羽猜忌的影响,但就这一点,项羽就不如刘邦,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项羽都做不到这一点又何谈坐天下。
范增是怎么死的?范增是被项羽气死的吗?
范增作为楚汉时期,项羽的谋士,眼光非常毒辣,鸿门宴上看到刘邦离开,顿时就痛心疾首,指着项羽就骂,刘邦此次走了,就等于放虎归山,对于项羽来说,那就是最大的敌人给放跑了。然而这样一心向着项羽的范增,最后竟然是被项羽气死的吗?项羽和范增之间有隔阂,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刘邦等人的手笔,那么范增到底是怎么死的?
项羽知道刘邦出关东进后,并没有立即回师迎战。他准备把齐国彻底击破后,再全力对付刘邦。这时听说刘邦已经占领彭城,便率领精兵3万,急返彭城。当时刘邦还在彭城置酒,和各路诸侯庆功,楚军在早晨向汉军发动进攻,一日之内,大破汉军。
汉军沿谷、泗二水退逃,被杀死十几万人。又在灵壁(今安徽宿县西北)东濉水上被项羽追上,又有十几万汉军被杀死,“濉水为之不流”。刘邦仅与数十骑逃脱,路上恰遇女儿和儿子,而父亲和妻子却被楚军俘虏。各路诸侯看到刘邦大败,纷纷叛离。
刘邦退到荥阳,收集逃散士卒。这时,萧何从关中派来增援部队,连56岁以上的老人和不满20岁的青年都被征入伍。同时韩信也收兵前来会合,汉军复振。五月,汉军在荥阳南边京、索之间击破楚军,使楚军不能越荥阳而西。
在此期间,刘邦还派说客说降英布叛楚。英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员猛将,他的反叛不仅使项羽丧失了一支重要的力量,同时由于项羽要分兵平叛,也给刘邦的正面战场减轻了压力。当时,汉军在荥阳一带设防。
为了保证军粮,汉军修筑甬道,从黄河上,到原秦的大粮仓敖仓去搬运粮食。项羽却多次侵夺汉军的甬道,使汉军缺乏粮食。四月,项羽包围了荥阳。刘邦无奈,向项羽请和,以荥阳以西为汉。项羽准备答应,但范增认为:“现在要彻底消灭汉已很容易,如果放过这个机会,以后肯定要后悔。”
于是,项羽不再同意讲和,猛攻荥阳。刘邦就使用陈平之计离间项羽和范增。项羽派使者来劝降,刘邦让人捧着丰盛的食物去招待。看见使者,假装惊愕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却是项王使者。”然后把好菜好饭拿走,换上很差的饭菜。使者很生气,回去报告项羽。
项羽从此怀疑范增与汉私通,对范增提的一些主张不再采纳。范增为此大怒,对项羽说:“天下事大局已基本定了,大王你好自为之吧。请让我做一个普通百姓安度天年。”项羽同意。这样,范增就离开了项羽,还没有走到彭城,背上生疮,气愤而死。
项羽强攻荥阳,刘邦死守,占据优势的守城战,楚汉双方的伤亡比例居然是1:3,可见项羽的勇猛,虽一时拿不下,但刘邦也守不了多久,属下陈平就想出一阴招。离间楚军。刘邦拿出国库的五十万金,让陈平拿出去收买楚军。
先从后娘养的旧秦降军开始,不管对项王是否忠心,只管送钱。项羽是一个自私猜疑心很重的人,手下钟离眛,季布,龙且等,虽然战功赫赫,却一直没有封赏,而大舅子虞子期,项伯,项庄等没有多大的功劳却封了爵位,虽都没有说什么,但项羽心里还是防着的,自从传出军营里,有人收了汉军的钱,欲叛变后,项羽就展开了调查,只要有怀疑的人,都被抓起来,但是只要供出一个同伙,就能免罪,不然就是死。
于是被抓楚军为了活命,互相攀咬,一时军营人人自危,钟离眛和龙且实在看不下去,就劝谏项羽,不料他们早就被项羽怀疑了,只是还没有动他们。很多人被砍头,连项羽大舅子虞子期,族弟项庄都看不下去。担心杀自己人,会让人寒心,但也只能执行楚王的命令。这种简单的反间计,范增一眼就识破了,但是他的话,项羽已经听不进去了。
虽还有表面上的尊敬,却已经不相信范增了。因为有人向项羽告密:范增通汉,明着帮项羽,暗中帮汉王,并举了很多例子。虽然说的有些牵强,但怀疑的种子却在项羽心中落了根。汉军中,卢绾恭维陈平,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楚军大乱。陈平又让卢绾派人到楚军中行刺,并弄成自杀的假象。
此举让项羽觉得这些人是畏罪自杀,更加坚定了一查到底的决心。钟离眛和龙且对这些死在自己人手中的兄弟痛心不已。一天开大会商讨军情,项羽让人直接到自己的小会议室开,而不通知范增。此时的范增只是觉得项羽不待见自己,并没有想到项羽已经怀疑自己了,
仍然不请自来的摸上了项羽营帐,并说自己只是坐着听听,不发表意见。项羽无奈,只好继续商讨军情,项伯建议,继续攻打甬道,破坏粮道。项庄也附和,范增却在那里冷笑起来,激怒了项庄,语气不恭敬起来,范增没有一点悔改,接着又骂项伯是蠢货,大帐里的人都是蠢货,最后虽被项羽调和,却恼的不欢而散。项羽愈加不喜欢范增了,加上通敌的疙瘩,对范增慢慢疏远,对其计策只是听着,却不施行。最终气死了范增。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范增。。历史。人物。
范增,秦朝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著名政治家。
范增在七十岁的年龄上热烈地投身于反秦斗争,决心为反秦事业贡献余生,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义军将领出谋划策,对陈胜失败之原因的分析虽然不是非常正确、全面,但提出扶立楚王后裔的建议,使反秦斗争获得了一面新的旗帜,对团结和协调各地的反秦力量,促使反秦斗争重新走向高涨都有积极的意义。另外,义军将领多是行伍出身,范增的加盟,不仅是人才的增加,而且改善了领导集团的能力结构,对楚国的反秦斗争大有裨益。由于他年龄为大,项羽后来对他以亚父称之。
范增为了项羽的霸主事业鞠躬尽瘁,并且看到了刘邦是项羽夺取天下的最大对手,多次向项羽阐明杀掉刘邦以绝后患确保江山的利害关系。但是,项羽为人注重义气,多疑且自大,一方面认为杀掉刘邦是不义之举,不利于自己重情重义的名声。另一方面自大地认为刘邦无论在才智还是军事策略上尚不足以对自己夺取天下的事业造成威胁。迟迟不肯杀掉刘邦。陈平的反间计轻易就使项羽对范增产生了疏远和猜忌,范增作为一介忠臣,为项羽鞠躬尽瘁的忠心和苦心却换来项羽的疏远,范增只能感叹未能遇见明主。在范增死后,项羽在其他谋臣的劝谏下才意识到范增的一片苦心和自己对范增的误解。
范增死后二年,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韩信、彭越的联军击败,退至垓下(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不久,项羽逃到和县乌江,自刎而死。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供参考。
一代智者范增为何抱憾而终?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居鄛 [cháo] 人(今安徽巢湖西南)。秦末农民起义抗秦队伍中,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著名政治家。被项羽尊为“亚父”。平常在家的生活,就是喜好出谋划策。陈胜大泽乡起义那年,范增已经七十高龄。在这不久,项梁率领楚会稽子弟兵渡江而西,加入了反秦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也成为了反秦起义军的的主力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
????? 其实,范增离开项羽的想法是在慢慢的辅助项羽的过程中形成的,为什么呢?是因为一个谋士,特别是有伟大抱负的谋士,最怕的并不是对手有多强大。而是自己追随的人不在认可自己。而且范增出山反秦的时候,我们 前面提到他一位七十岁的高龄老人了。
?????? 时间定格在,公元前204年初,项羽带领的庞大楚军多次控制了刘邦军队的粮草要道,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已经有了同意想法。但是范增知道,这只不过是刘邦的障眼法,缓兵之计。为以后寻求出路获得更多时间。于是范增说:“此刻是最容易击败他们的机会,如果放虎归山,以后必成大事!”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
??????? 刘邦的谋臣陈平抓住了项羽多疑、自大的性格弱点,充分的利用反间计让项羽对范增产生怀疑。这不时间地点人物,是这样的。项羽的使者来了,刘邦叫人准备丰盛筵席,然而捧着佳肴正要进献时,此刻定言细看使者。演技开始上演了,便假装惊讶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语气中带着轻蔑的),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于是便更换”佳肴,用粗食供项羽的使者吃。使者回来报告项羽,项羽就怀疑范增与汉有私情,渐渐夺去范增权柄。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项羽允许范增辞归。
??? 几年的四处奔波打仗,对范增体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另外,范增的背部生有毒疮,一到炎热的季节,背部的毒疮就会发作。军营之中的条件又比较恶劣,毒疮发作是非常的痛苦的,范增年事已高,是很难忍受这样的痛苦的。最后,深受病痛和心灵双重折磨的范增,死在了回彭城的途中。
关注:历史文化达人《说儿桃》,给你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
闲聊强汉(卅二)范增坑了项羽一辈子,临死还让项羽错过翻盘机会
研究楚汉历史的学者中,相当大一部分将项羽的失败归咎于不听从谋士范增的劝告。这种论断一方面是源于《史记》记录中刘邦在战争胜利后的说辞,另一方面也是数千年以来儒家学者的论调。然而我们从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出发,设身处地的以军事战略的思维去分析,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范增才是那个坑了项羽一辈子的人。他一再搞出各种针对刘邦和六国诸侯的阴谋,从根本上败坏了项羽的政治大局,让楚国一步步的陷入各国诸侯群起而攻之的状态。当这种状态与历史的趋势合流之后,项羽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项羽是有着远大抱负理想的君王,他是以秦始皇为榜样的人。这一点上刘邦和项羽如出一辙,他们都希望成为下一个开国皇帝。然而在踏上皇帝之路时,两人都选择了不同的前进方向。刘邦受到萧何、张良等六国贵族之后的影响,抛弃了秦始皇的路子,而是迂回的选用周制过度,最后形成与秦朝截然不同的汉朝中央集权制度。而项羽则不同,他沿用了秦朝的制度,几乎全盘照搬了法家治国的路子,结果搞得天怒人怨,群起而攻之。在这个过程中,范增不但没有察觉到这条路线的错误,还变本加厉的促进,用各种阴谋诡计把项羽推入火坑之中。 秦始皇之所以成功,与法家治国的路线有很大关系,但并非绝对的关系。从商鞅变法开始,秦朝制度就变成了郡县制和分封制混合的制度。秦国内部为郡县制,对外战争打下的土地为分封制,这样就促进了秦国贵族纷纷加入对外战争,以谋取土地分封和特权。而同时期的东方六国还在分封制治国,国内贵族争权夺利,国家内耗空转,国力越来越弱。于是六国在面对秦国时越打越弱,失去的土地越来越多。然后秦国贵族越打越起劲,六国贵族越打越没劲,结果便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 可是在秦朝建立后,法家原有的政策没有了目标,便转为将所有土地都归建于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这种治理方法得到秦国贵族和秦始皇的支持,但却与六国贵族为敌,所以形成了各种所谓的暴政和冲突。秦始皇在时,秦国贵族团结一心,以强大的军力压制六国贵族,郡县制得以施行。秦二世上台,利用赵高杀死了大量反对派,使得秦国贵族离心离德,强横一时秦朝军队也逐渐崩溃瓦解。六国贵族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掀起了农民起义,以陈胜吴广起义为开端,开始了一系列反抗秦朝,恢复六国,重建分封制的战争。 参与这场反秦战争的诸侯都希望建立周朝这样的分封制国家,他们都成为独立一方的诸侯国君。这里面不但有重建六国的诸侯,也有刘邦和项羽手下的功勋将领。刘邦入咸阳后宣布废除秦朝制度,承认诸侯和贵族们原有的封地和特权,这就站在了政治的最高点,得到包括秦国贵族在内的各国贵族的支持。再加上刘邦又是第一个进入咸阳的,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因此那约定刘邦将是新的秦王,并由刘邦主持天下的分封事宜。可是这样一来项羽的野心将无法完成,而他本身在楚国也是楚怀王之下的小诸侯,地位上根本不占便宜。 项羽在反秦战争中功劳第一是毋庸置疑的,进军咸阳后势力最大也是毫无疑问的,他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而六国的其它诸侯和贵族也担心刘邦出尔反尔,重新搞秦始皇那套。于是双方联合起来向刘邦军队施压,使其放弃政治上的约定和承诺。于是我们看见了范增设计夜袭刘邦灞上军队,鸿门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都是范增为项羽夺取关中政权而设计的阴谋,建立在六国诸侯强大的军力基础上,虽然一时得利却丧失了政治上的优势。 这其中最大的火坑是,范增利用六国诸侯对利益的需求逼退了占据政治制高点的刘邦,却让项羽出尔反尔的违背了与六国诸侯之间的默契。六国诸侯以为,项羽是他们支持上台的,那就会在分封上兼顾各家的利益,做到利益共享。然而在范增的设计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却在分封十八路诸侯王时把主要的地盘都分封给这些诸侯下的贵族,留给诸侯的都是偏远之地。这样同一诸侯国内,新旧诸侯便为了利益大打出手,而项羽则支持新贵族而清退旧诸侯的利益。比如韩王成被杀,赵王歇被驱逐,齐王田市场被迁到胶东。 范增给项羽的这次操盘不但把刘邦变成了项羽的死敌,还把韩、齐、赵、魏等国的王室诸侯全都得罪了。更弱智的是,范增对陈平调虎离山的计策毫无警惕,自告奋勇的前去彭城处理楚怀王熊心的问题。然后在范增的安排下,楚怀王熊心被迫迁都郴州,路上就被九江王英布等人暗杀。这一操作看似帮项羽解决了楚国名义上的元首,实际上却得罪了大多数楚国贵族。后来这些贵族在楚汉之争中作壁上观,才使得项羽有垓下自刎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项羽不选择渡江重振旗鼓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楚国贵族对他恨之入骨。 如果说在咸阳分封和楚怀王问题上是范增推着项羽入火坑,那劫掠咸阳和打杀咸阳贵族的事情,就是范增对火坑视而不见。范增要让项羽在关中立足,重建秦始皇的辉煌基业,这本没有错。但项羽在关中做的事情却得罪了关中贵族和百姓,又怎么可能在关中立足?项羽劫掠咸阳,杀戮咸阳贵族百姓,封秦国贵族最很的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为三秦王,这就是自己往身上背黑锅啊,完全是找死的行为。再加上项羽部下多为楚国将领和士兵,他们打完仗是要回乡生活的,自然不可能在咸阳长期驻扎,这就逼得项羽不得不返回彭城。 而楚国军队中的重要将领,如项伯、英布、吴芮等等都是楚国人,他们都希望在楚国得到封地,所以也都期盼返回彭城。而范增在咸阳设计的一切,却让项羽表现出急不可耐的秦始皇状,这让楚国军心将心都难以接受。在这种情势下,项羽被人骂做沐猴而冠就很正常了。这也是为什么在鸿门宴等一系列暗算刘邦的计划中,项伯、陈平等人一再帮助刘邦的原因。范增还抱怨项羽不听他的杀掉刘邦,不听他的在咸阳建国。实际上,在这一系列操作后,项羽已经失去了基础条件,强行推动只能导致军队分崩离析。 项羽虽然不善于长远战略,对阴谋诡计也没有研究,但不是傻子,政治形势的变化还是看得出来的。范增的各种阴谋诡计,短时间内让他有很好的收益,但长远却挖出个巨大的火坑,还推着项羽往火坑走。这种事情干多了,项羽对范增也就不信任了。在荥皋对峙期间,项羽和范增因陈平的离间计为分道扬镳,其本质上还是范增计策”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危害被项羽排斥。而范增居然对这个毫无所觉,还抱怨项羽不听他的设计,以退出项羽军队相威胁。项羽也是吃软不吃硬的,就这么认了,让人把范增送回彭城。 就是这样范增还不消停,一路上都给士兵抱怨项羽的各种不是,最后死在返回彭城的路上。范增按《史记》记载是背疮复发而死,也有人说是项羽派人暗杀。其实不管他是怎么死的,都会对楚国政局产生重大影响。范增之死给项羽带来的是后院着火和楚国贵族的脱离,加大了项羽阵营瓦解,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方向。可以说范增临死都坑了项羽最后一把,帮助刘邦解决了楚国贵族的人心问题。刘邦也就利用这种机会拉拢英布、吴芮等楚国贵族,对项羽实现了战略上的包围。可见范增这人名气很大,却是典型的狗头军师,坑货一枚,不接受反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kn.cn/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