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后一句是什么?儿童相见不相识下一句是啥

本文共计136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分23秒,由作者编辑整理创作于2023年10月21日 07点53分59秒。

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后一句是什么?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采纳请打赏噢^_^

儿童相见不相识下一句是啥

儿童相见不相识下一句: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作者】贺知章?【朝代】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一月放假五月回, 童音未改人愈肥。 老师当面不相识, 惊问小胖你是谁。 这首诗借鉴了谁的哪首古诗?

借鉴了唐朝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一月放假五月回, 童音未改人愈肥。 老师当面不相识, 惊问小胖你是谁。 这首诗借鉴了谁的哪首古诗?

扩展资料:

《回乡偶书》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1、儿童相见不相识,( )。 2、白发三千丈,( )。 3、( ),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二月春风似剪

答案
简略:1、笑问客从何处来 2、缘愁似个长 3、小荷才露尖尖角 4、不知细叶谁裁出

详细:1、《回乡偶书(一)》贺知章(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秋浦歌》李白(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小池》杨万里(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回后,面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句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nw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kn.cn/2226.html